广州都市报

您现在的位置: 博白县 > 博白县车站 > 舌尖上的博白美食,割舍不去的乡愁味道,就

舌尖上的博白美食,割舍不去的乡愁味道,就

发布时间:2022/7/15 11:30:17

博白县,古称白州,根据博白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,以及独特的地域和物产资源,博白人创造出富有博白特色的饮食文化,在漫长的岁月中,沉淀了深厚的博白美食文化,体现了丰富的博白文化底蕴。

在博白人延续千年的传统饮食习惯中,白切的做法尤为盛行,也最为受人青睐。其中,白切沙河粉、白切土鸡、白切猪脚,被誉为博白白切“三件套”。

博白蕹菜

博白蕹菜,又叫空心菜,其茎长叶密,叶尾尖细,鲜绿脆嫩,把茎蔓摘断成段,其断口即裂开卷缩,用锋利的刀也无法将茎口切平。煮熟后,次日仍保持原来的青绿色泽。其历史悠久,多年前已名扬海外,正宗的博白蕹菜和普通的蕹菜是不一样的。

首先是形状独特,博白蕹菜茎长叶少,只在茎末稀稀拉拉的长着尖细的嫩叶。其次是特别鲜、脆、嫩。博白蕹菜还具有清暑解毒、消食去腻、生津、消炎的功能。年博白空心菜(博白蕹菜)获得地理标志保护。

黄瓜皮

有一名句话,“宁舍山珍海味,不忘博白黄瓜皮"。博白黄瓜皮将本地产瓜龄适度的黄瓜作为原料,经割切、盐腌、日晒等工序加工制作而成。生晒黄瓜皮因具有质地清脆、咸淡可调、食法多样、原瓜香味(既可佐餐又可零食)的特点而赢得食客的垂青。

白切猪脚

白切土鸡

肉质鲜滑,皮薄肉紧,配上沙姜及酱油佐料,味道十足。

博白人将糍粑、糕点统称“籺”,用博白方言来讲,就读“eg”,有点类似于“

”符号的读音。发籺是博白庆典必备食品,料是粳米米浆、红糖、泡打粉。博白人称“爆开”“分裂”等状态为“发”,充分膨胀开裂的“发籺”能带来“发财”的好意头。

籺是博白人的一种文化,就像血液一样的驻扎在博白人的身体里。有时候在早上迷茫的时候,来一碗水籺,就足以幸福感爆棚!

博白人喜欢吃籺,他们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“籺”,已形成了为一种很有特色的饮食文化,籺有糯米籺,田艾籺、粉皮籺、寿桃籺、菜包籺、水籺、糖心籺、糖板籺、鸡窝籺、灰水粽、糯米籺、发籺等等各种制法。

簸箕炊

因其以前采用竹篾编制而成的簸箕为盛具而著称,又称“格籺”或“簸箕籺”

落水包

落水包,冬至博白必备的特色小吃。其有三种不同风味的吃法:煮、蒸、煎。尤其是水煮的落水包,晶莹剔透,馅料若隐若现,让人不禁胃口大开,垂涎欲滴。轻轻小口一咬,馅料香味扑鼻而来,舌尖味蕾瞬间爆发。吃时,再配上汤,享受牙齿、舌尖与落水包碰撞迸发的鲜香美味,吃后更是口齿留香,回味无穷。

姜酒鸡

那林鱼

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那林鱼是指位于广西博白县所辖那林镇、江宁镇、顿谷镇、永安镇、水鸣镇、浪平镇、双凤镇等7个乡镇境内养殖,符合特定质量标准,具有独特品质,用“那林”地域名称命名的一种本地活体草鱼。

在博白当地一直有句老话流传下来:“博白蕹菜鲜,那林鱼味绝!”。那林鱼历史悠久,有多年养殖历史,从古至今,深受文人墨客,逐味品鲜之人的喜爱。

白切鹅

卷筒粉

簕古粽

簕古粽子有它独特的风味,首先,粽叶的选择是独特的,采用簕古和竹篾。故称簕古粽子。簕古粽与传统裹蒸粽不同,别有一番风味。

簕古是包粽子的绝佳材料。既保持了粽子的风味,又融入自己的清香。与其他粽叶相比,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能较长时间保持粽子的风味,

包簕古粽子用料:1、簕古和竹篾、2、“拐捞”、3、猪肉(瘦肉带点肥最好)。4、糯米。5、“豉膏”。

米饼

龙潭肉丸

五香扣肉

英桥禾线粉

禾线粉以大米为原料,两头大、中间小,形状如狗腿骨,当地人又称禾线籺、狗令棍、耘田棍,就是特有的一种风味小吃,其中又以原产博白英桥镇的禾线粉最为有名。它不仅是当地人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,也是外地食客慕名前来购买的佳品。

榄角

榄角是深受博白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美食。其取材方便、制作简易、味道香浓,可长期保存,乃博白人居家常备的一道菜肴。

博白十大名菜:1、牛气冲天2、白切鸭3、风山水起4、金牌脆皮狗5、京都片皮鸭6、排骨扣7、白切鹅8、双鞭大拼盘9、酥炸金龙10、黑豆牛尾扣

博白"九大小吃":1、落水包2、卷筒粉3、黄金玉米饼4、杨桃王5、博白黄瓜皮6、流沙包7、肥婆特香烤鱼8、卤制芒果9、盐焗鸡翅

来源:美食家常菜做法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bobaixianzx.com/bbxcz/16859.html

热点文章

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
推荐文章

  • 没有推荐文章
网站简介 | 发布优势 | 服务条款 | 隐私保护 | 广告合作 | 合作伙伴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地图

当前时间: 冀ICP备20000015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