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道弯弯
――做车生涯回眸★刘 琦我们博白当地人,习惯管从事汽车客运工作叫“做车”。
十多年前,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成了做车人,做起了省际班车。
起初,一些知情的亲朋好友纷纷劝我:“你是国营单位坐办公室出来的干部,做车这行不适合你。”“能做得了其他大生意的人,都不一定能做得了车。”……他们的意思就是车道多弯。
我选择做车,机会是一方面,主要还是认为做什么生意都有拖欠款的问题,而做车就不会,反正搭车买票,现金交易,不存在拖欠款的情况,事实也是如此。但听到他们的好心劝说确实想打退堂鼓,老婆更是泄了信心。然而,经营合同已签,定金己交,犹如箭在弦上,岂能不发!
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,我当时用这句话来自我壮胆和安慰,心里喑暗笃信:别人能做我为什么不能做!管他三七二十一,先做再说……
天公不作美。发第一趟车就遇上风雨交加的天气。当天旅客上座率不足30%。出师不利!老婆为此流下了难过的泪水。我是个凡事看得开、想得开的人,对司机和跟车的(随车服务员,俗称跟车的)说:前进吧,不经风雨哪见彩虹!在场的人都乐了。
做车有淡季和旺季之分,其做法是不一样的,有讲究。一般来说春运刚过未到清明节、清明节过后没到学生放暑假、春运前的两个多月,这些时间属于淡季;春运、国庆、五一、清明节、学生放暑假至开学属于旺季。
我所在的车站主要是自己或请人卖票的。在己车的车头摆张小桌子、前面放块某地至某地、途经哪里的牌就开卖。淡季不追求高票价,以成交为宗旨。特别是半路客,即中途站点下车的、搭哪辆车都可以的旅客。要想方设法稳住,只要出价都卖。有时卖票婆甚至出手拉住客人。卖票的也有男的,就是车老板请来帮忙卖票的。这些人大都深谙车行道数,在做车行里摸爬滚打多年,很有经验。淡季有旅客到来,各车的卖票婆都会手握名片,“到哪到哪”问个不停。一旦旅客停下问价买票,就会站在一旁看是不是去本线路的旅客,如果是就邀他买己车的票,这是行规。而旺季呢,就要慢慢吊价,即多讨价钱的意思。一般是早上用稍低的价钱、靠后一点的座位先揽十把个作底,剩下的位置就慢慢吊价。如果能超载,低点价钱也揽,揽满座就卖加位,超载和加位是一个意思,就是超出车辆的限载范围、用小板凳让旅客坐在车厢行人道,有时连板凳都不要就干坐在车厢人行道上。按规定这是不允许的,但车站一般都睁只眼闭只眼。如途中交警检查就请车搭过,躲避交警检查处罚。
有时加位的价钱更高。有些旅客急着要去,卖票婆是很会察言观色的,遇上着急出发的旅客就有意抬高价钱,反正车己满员,加位也加得差不多了,你嫌贵不搭也无所谓,无须哄你,大都容易成功且价钱又高。若老板不在场,有的卖票婆还会截留超高部分的票款中饱私襄,并叮嘱旅客不要说多少钱,否则不搭你云云。
卖票婆有时还玩“脑筋急转弯”的把戏。比如车本就满员了,但为了多卖加位,有旅客来买票都说有位,等旅客买票上车找不到位置问她时,她就胸有成竹地说:喏,小板凳位。你要是说什么,她就会理直气壮地大声反驳你:是说有位啊,板凳不是位吗,又没说是什么位。大部分旅客都认怂,否则就退票被割手续费了之。
刚开始,我很不适应这些弯道,生怕惹麻烦。感觉加位还卖这么高价钱不应该,没位置就说没有嘛干吗要骗人。便对卖票婆说不要说假话骗人。谁知卖票婆却振振有词,近乎教训的口气说:谁像你啊,喝西北风吧,你!西北风你都难喝得上。接着说:做车,有时不能按常规出牌,不能太老实、太公道,否则就是别人吃饭你喝水,水都难得喝……
做车的行规不少。例如哪条线路的旅客归哪条线路的车揽。去龙岗的旅客深圳车不能揽,反之亦然。若跨线揽客被发现,对方就会对你兴师问罪,轻则说说骂骂,重则大吵大闹,甚至拳脚相向。
若同一条线路有两台车以上,哪台车行什么时间都有不成文的规定。这个规定是车老板彼此预先约定或一直就这样走下来的;也可以说谁的“拳头硬”谁就有优先权。“规定”什么时间你行就要按时走,尤其是回程时,如果先行的车拖拖拉拉,有时为多揽几个客或旅客多上车慢、行慢了被后行的车发现,就视作你走他的时间、抢他的客、从他口袋掏钱,就会要你赔偿。经常因这些事情,车老板们吵得不可开交。
同行是冤家,在做车行里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。同行之间凡涉及生意上的话,几乎都不说真话。票价是元,可能说元,若真是元,可能又说是元;客少对同行说满座,客多满座,反而对同行说还大把位置……真真假假,真假难辨。他们都这样,在他们看来各有各的情况,干嘛要给同行知道那么明白,这大概也是做车行业特有的心态吧。还有一个原因是为有利自己揽客。若客少就有意放风说客多价高,让你信以为真,抬高价钱,很多旅客大概也知价的,你喊价太高他们就会“货比三家”,一旦有比你的价钱低、特别是半路客,就会毫不犹豫选择买便宜的。等于把旅客“推”向他车。
如果没有做过车的人对你传经送宝,又没经一两年实践历练的话,非要吃这种“受骗亏”不可。我刚出道那年春运的大年十一,是农村俗说的“天穿日”,一般不管是做生意的也好,外出务工的也罢,除非有急事,否则都不会在“天穿日”出发的。那天,因为头天的票价都还在元以上,我跟卖票的说今天票价要不少于元。想不到旅客听到这价钱都扭头就走,而且再也不回头。我正想调低票价时,有个同班线的同行主动过来和我聊天,我问他卖多少票了,他说还差几个就满员了,问他票价多少时,他说不少于元,还说当天不怕没有客等等……我信以为真“一傻到底”。结果他的车满载而去,而我的车呢,揽不到一半客。过后我才知道,他过来和我聊时其实他也才揽得几个旅客而已,而且票价比我的还低。他就是意识到客少才这样给我施放“烟雾弹”的,使我信以为真,要价太高,把旅客“喊”到他那去了……
有人说做车佬难惹、讲假话、骗人。其实他们说的大都是美丽的谎言,没有害客之心,而是想要旅客如己之愿而己。比如在不淡不旺的时候,虽然有的旅客要到的地方,车不经过,但也对旅客说经过,目的就是让旅客买票乘车。当车行至距旅客要到的地方最近、而且有车可转车的地方时,就会对旅客说:今天某某地方堵车,车就不经那了,麻烦你在此下车转车等之类的话。好说的旅客不计较,下去转车就是了。但也有“不是省油的灯”的旅客,一定要你送到目的地,遇上这样的旅客,跟车的一般会帮他找到转乘的车,帮把行旅搬过去,如还不行就帮他支付转乘的车费……但不管怎么说在中途转来转去乘车都不方便,尤其是晚上、行旅多的话更麻烦,女客更是如此。还有种情况叫“卖猪仔”,就是本来要去甲地,但被“忽悠”上了去往乙地的车,到中途班车休息站时,跟车的就去找合路的车联系把你“卖”过去……从此车到彼车一般都是加位的多,也不一定是本地的车,被吆吆喝喝是常事,旅客很不爽的。按理不该这样做,但做车这行为了经济效益,有时确实又不得不为之。
在发车时间上,也容易被旅客视为骗人,尤其是在春运。在自由市场里经营的车,春运的发车时间很难固定,一般是满座就发。但有时也难满座,说九点发车可能十点都不一定发,因为还不满座啊。有时造成发车迟的原因也是旅客造成的,有的旅客买票时跟他说十点发车,可能十一点都不一定到。然而计较的旅客他不管你这些,反正你说九点发车十点都不发,就是骗人,就要投诉你,甚至说些威胁或很不中听的话。确实旅客有旅客的情绪,做车有做车的实际困难。
春运固然客多,但车也多。每天包括各条线路的正、副班和五花八门的加班车,车是平时的上十倍。车站说是要等班线车满座后,再让加班车进站揽客,但实际很难做到,做加班车的人一般都并非好惹的料,岂能看你发财我不沾!加班车对正班车冲击较大,他们费用低,价格便宜都做。而正班车不同,固定费用高,再说一年到头都是靠春运及几大节假日做点钱,平时基本都是养车、养人,如春运都不好好把握的话,那提高经济效益将无从谈起。所以做车有时面对机会亦无奈,太纷杂。
再说说卖票婆。卖票婆的心态和车老板也不是完全“和衷”的。怎么说呢,车老板不论旺、淡季总是要求卖票要专心至致,尽可能吊高点价钱;而卖票婆呢,则想快点卖,卖满座,好去揽“水客”找外块。所谓揽水客,就是那些卖票的,卖满座受雇的班线车后,就自由揽客,哪条线路的客他们都揽,揽到客就转给未满座的车,从中抽取劳务费。车站门口特别是春运总有些卖票婆在那,有旅客来就一涌而上,问个不停,弄得一些旅客特别是年轻的女旅客好生尴尬。她们一般就是想揽水客的。其中个别甚者,有时为报复对车老板不满,还与别的车老板“暗渡陈仓”,把来本车买票的旅客“卖去”别车,谋取回扣……
所以,出门乘车千万不要信拉客佬、拉客婆,最好到车站卖票窗口或班线车的车头见车买票,票对车号,不要图省事,受忽悠,否则上当受骗都不一定。尤其在春运,有的加班车特别是旅游加班车,是“大杂烩”,就是在一辆加班车里哪里的客都有,好多都是那些拉客佬、拉客婆转来的。对于这些“天南地北客”,除挂牌到达的终点站和顺线的旅客外,一般都是在中途让你下车自己转车,不可能送你到达目的地。你要是和司机或跟车的理论什么,他们就会说:谁卖票给你去找谁……即使你投诉,也不会有什么效果,他们都是临时加班的,春运一结束就难觅其踪……
做车要面对的人,让你不爽的事还真不少。
同行之间有时为争先行后行、抢几个旅客就会面红耳赤,打架斗殴,利益远高于情面;即使上午刚一起饮酒称兄道弟,下午因抢生意就撕破面皮,兵戎相见,丝毫不念“巴山夜雨时”。车道就是如此易“弯”。旅客也有非常难缠甚至耍大王的。我遇过一个,他明明只有一个小袋,行李票也对。行李票就是专门给旅客的行李做标记、认领行李的票据。他硬说他还有个大箱,叫他拿行李票来对,又说丢失了,让他说票号,又说不记得,我说那你只能等全部人都领完了看还有没有你的吧。他不好气地说:我不管反正没有你就要赔,还说箱里有多值钱的东西……虽然邪不胜正,最终没事,但总觉得一天的好心情被他“带走了”。还有个耍大王的。叫他卖票,他拿出50元说:我从来搭车都是这么多。正常票价是元左右,我说老板不行,再添点吧,差太多了,他硬生生说:有给就不错了……真不知受的是什么!对这种人做车的一般都“委曲求全”,因为车毕竟一年到头都要往返运行,又不清楚他是什么人,如果和他较真,确实担心会招惹什么不好。个别时候交警、运管检查,也使你有“冤”的感觉。比如交警,有时查不到超载、违章,就会“找”类似行李箱的边灯不亮啊、前挡风玻璃的字怎样怎样啊,这些似不是“问题”的问题,好像是为查而查的。运管呢,有一次我为拉自己的东西,空车拐到另外去装,正好遇上运管,硬说我是跨线揽客,被罚0元,根本不听你解释。有时实在淡,如果正常发班的话,亏损太多,要求停运一、两班,若终点站的调度“不高兴”就是不同意。连到车属公司办事也时有不爽……凡此种种,有个资深的老车骨对我说:其实,这些都不是事,是你不会做人、不知“弯”所致,怪你不怪谁……
再有,要管理好一台车也不容易。最少要请三个司机、一至两个跟车的。司机的脾气都大、犟,不服管,不合心水总是脾脾气气、一副不情愿的样子;有时中途下客稍有迟缓动辄就吆吆喝喝,甚至出言粗俗,影响车的形象和声誉。车老板还不能批评他,否则他要是暗地里对车“使坏”,就让你掏钱修车;或回程揽客时有意把车开得飞快,有旅客招手搭车都装作没看见……对于跟车的呢,不管你请的是什么人,是亲戚也好,兄弟叔侄也罢,抑或什么挚友,都会有“食钱”的现象,“食钱”是行话,就是贪污钱的意思。因为车的回程揽客卖票、各样支出都是跟车的一手操控,除非老板自己跟车或开车,不然都杜绝不了跟车的食钱。几乎每台车都存在类似情况,可以讲是公开的秘密。若在旺季回程超客,有时司机和跟车的可能还有合伙骗你的可能,比如途中没查车,骗你说请车搭客“过关”请了多少多少钱,本来超载10人,和你只说超7人,把“骗你”得来的钱私分……面对类似负面现象,如果无法亲力亲为,那只能让其稍“弯”,难有杜绝良策。做车行内流行着一个顺口溜:做车就要会开车,不会开车要跟车,不会开车不跟车,做钱不够保养车。是对做车管理难真实生动的写照。
我在十多年的做车生涯中,钱没赚到,气没少受!心有所悟:现实生活之道,不可能总是一条直线伸展的!当过不去又来不了,为了够得着、更圆满,只能弯弯、顺弯……
作者简介作者刘琦,地道博白人,现常住广东广州市。
作品回顾:
祝博白故乡新年好
祝游子们回家顺利!
刘琦赞赏
人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