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四根碗口粗的木柱撑起占地八九平方米的木架子,木架子顶上盖着一块遮风挡雨的油彩编织布、中间挂着一幅三米宽、一米高的大红色布景,这就是博白木偶戏的简易舞台。20世纪中叶,木偶戏在博白也曾盛极一时,当锣鼓咚咚敲响时,人们便拿着板凳从四面八方涌来……
博白木偶戏属于杖头木偶,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。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,木偶戏流行于博白城乡,人们每逢过节、贺岁、祝寿、嫁娶、得子时,常常请木偶戏班上门表演助兴,一唱就是几个晚上甚至是三个月。
博白木偶戏非常古朴,基本上还保持着木偶最原始的简约,没有线,只有笔木雕刻的头和两根木棍支起的可以活动的上肢。表演时木偶动作并不多,以演唱为主。木偶班多是三人一个组合,两人演唱,一人锣鼓伴奏兼道具场记等所有幕后工作。
博白木偶戏用纯正的博白方言演唱,没有任何修饰与作态,乡土气息浓厚。其唱腔多从博白山歌发展而来,以七言句演唱为主,无特定的模式。演唱的内容一般为古人古传,如《双喜盈门、双喜重重》、《八朵莲花传》、《文武香球》、《女附马春草闯堂》、《一家子三状元》等等。
在大众娱乐方式不断丰富的今天,博白的街头巷尾已难寻木偶戏的踪影。想起儿时,小编曾随爷爷到市场附近观看木偶戏。时光荏苒,那些人和事都已经离我远去,但那个热闹的场面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。
博白腾飞在线携手博白商家给大家拜年啦!▼▍图文来源:医院官微(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您告知)
▍编辑整理:博白腾飞在线
▍商务合作: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