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谈起国内各地美食,我们总免不了参照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摄制组走遍祖国大江南北记录各地美味,却刻意绕开了广西。论其根本,无非在于广西风味之独特复杂,在美食江湖上自成一派,想要短短几个镜头展现其精华实在有些难度。既然广西的味道是一项庞大的“课题”,不妨先行前往首府南宁,在当地人青睐的深夜食肆里,展开一场舌尖历险记。
图/文:钱一一
早餐补益身体,宵夜补益灵魂。如果早点是都市快节奏里难能可贵的仪式感,那么宵夜则解放着一日辛劳过后的疲惫。庆幸的是,每个城市的深夜里,总有几家供人安心赏味的深夜食堂,在黑黢黢的角落亮起一盏暖灯。小馆里的老板大多经历些故事,回归平淡后安心于锅灶烟火间,等待街头觅食的夜游神,用镬气的食物抚慰其肠胃、安稳其心神,见证夜色里的百味人生。
继去年冬日的城市早点故事,凤凰网旅游赏味在这个夏夜推出“宵夜里的中国”系列,当夜幕降临,我们走进各个城市灯光摇曳、火焰飞腾的食肆排挡、街角小铺,寻找有故事的美味掌门人,在深夜食堂里畅享人间烟火,品味人生里的千滋百味。
《舌尖》前导演陈晓卿曾说过:“广西是中国饮食最复杂的地方,两部《舌尖上的中国》都故意回避了广西的内容……特别留着广西美食,憋大招。”短短几句话,足以见得广西美味的千变万化。
由于毗邻美味大省广东,广西的风味总是让人忽略。但若你亲来此地,方知其中风味的无穷魅力。单只看南宁的美食街,数得上名头的热闹夜市便有不少,但在当地人心里,那些去处都是留给观光客的体验地,每个人心中自有一份从小吃到大的美味地图,其中最少不了,还是深夜慰藉肠胃的食肆。这些遍布在南宁大街小巷的档铺总是能把人们聚拢在一起,共同追寻着一座城的人情与关怀。
今天,就随着凤凰网旅游赏味专员、地道南宁土著钱一一,一同探访深夜里的“舌尖上的南宁”。
郑千白切鸡“郑老板,给我来块白切鸡腿、隔山肉多一点、再要两个鸭肾…”“好嘞!”
每天从打开门营业,一直到深夜,位于南宁市悦宾路埌东13组巷子里的郑千白切门口似乎总是排着长龙,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虽身居隐蔽的小巷,但郑千白切却在当地美食界无人不晓。
在寻访地道美食的功夫上,可以说每一座城市的出租车司机最有发言权,这些一年到头穿梭在大街小巷的“的哥”们,深知城市每一个角落藏着怎样的味道,尤其在跑完夜车之后,唯有一份可口美味最是还魂。而悦宾路的郑千白切鸡,便是南宁人公认的“的哥食堂”。每天一到饭点,小店门口齐刷刷停着的出租车格外壮观。其实不光是“的哥”,方圆5公里以内的上班白领、生意场上奔波的小老板、下了工的工人……无论身份几何,都喜欢扎堆来这里吃上一口。原因无非是:干净、新鲜、热闹、实在,一屋子食客跟着“的哥”大队一起挤在饭厅内外,汇聚成了这长长的人气。
郑老板一家都是地道的广西博白人,博白人对白切的滋味情有独钟,更是世代相传了一手烹制白切的好功夫,郑老板家的白切手艺从祖辈郑千开始流传下来,在博白当地小有名气。5年前,郑老板一家从博白来到南宁创业,凭着地道的好味道,短短几年便在南宁有了立足之地,如今已然开出6家分店。去年,郑老板还把生意做到了东莞、佛山。“我们计划在全国开家分店,把博白饮食文化发扬光大”,刚刚四十出头的郑老板谈起自己祖传的拿手技艺,描绘出一幅宏图,眉眼间都不禁飞出无数神采。
同样是白切,为什么郑千白切这么优秀?其实谈不上什么独门秘方,不过是日复一日地踏实做好一味家传美食,实在质优,风味独特而已。
郑千家的白切鸡从来不卖隔夜货,都是当天做当天卖完。每天清晨,郑老板都会早起亲自去市场挑选食材,一概选用饲养了10个月的玉米鸡,味道最是香浓。“一锅开水一锅鸡,不需要添加任何配料,配上恰到好处的火候,新鲜出锅的白切鸡里外金黄、口感鲜嫩,是原汁原味的美物。”
除了白切鸡,餐馆还有其他店里难得一见的隔山肉,这是一条连接在猪肝和猪肺之间的长条瘦肉,可谓是猪身上的宝贝,每头猪只能出产8两左右。隔山肉纹路清晰、肉质香嫩、口感滑韧,不少慕名而来的食客上门,便是为了吃上这一口。
一盘上等的白切,自然少不了点睛调料的辅佐。店里的调料香油颇为讲究,选用广西特有的红皮小花生制作,芳香四溢,配上生抽、小米椒、蒜蓉、沙姜、香菜,拌一拌,令人垂涎欲滴。
人气如此之高,除了味美之外,自然少不了价廉。这里的白切价格亲民,所有肉食上称称重,任你随意搭配,一次只花二十来块就能吃得妥帖舒心。奔波了一天后的劳人,在郑千白切的小方桌前,一盘白切下肚,一天的疲惫也随之烟消云散,真是什么都不换。
对于四周无数为生活奔波的食客而言,郑千白切便是夜里最暖人肠胃与心灵的去处。只要是合意的美味,自然就是食客各人心中最好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