芋荷(又名红皮脆菜),客家特产,将芋荷茎腌泡后,加入蒜片、姜丝、新辣椒沫拌匀而成,色泽鲜美、酸爽开胃,是农家庭院、大小宾馆(酒店)的看家凉拌菜。在广西博白的宴席非常讲究菜的浑素搭配,八菜两汤,鸡、鱼、梅干、榨肉、酥肉等地方菜都得上桌,才显主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。芋头相信很多人都吃过,但是芋荷梗,不但很多人没有吃过,甚至不知道它是什么,能够食用。芋头有很多种,湖南种的芋头,多数是生长在水田(水渠)里。我们通常吃的芋头是埋在泥巴里的茎,而长在茎上面,露在外面的紫红色的枝叶名叫“芋荷梗”,高可达2米左右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写道:“芋梗,辛、冷、滑、无毒,除烦止泻。疗妊妇以烦闷、胎动不安。民间多用作暖胃、止痛之食疗。”芋荷梗不仅药用,而更是成为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。芋荷梗收割下来,掐掉叶子洗干净切成段状,滤干放入食盐,然后放进坛子里密封一段时间,就制成了酸芋荷,也叫卜芋荷。这是许多湖南人儿时很喜欢的坛子菜之一,色泽鲜美、酸脆开胃,百吃不厌。而如今,这道菜往往只能在农家乐或者极具特色的一些湘菜馆才能吃到。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小炒农家酸芋荷。芋荷,就是芋头的叶子乡村人应该都知道,但城里人可能就见得比较少。以前乡村人都是把芋头挖出来吃,芋荷就切碎喂鹅,有时候太多了送人都没人要,后来试着把它腌制发现味道不错,但农村人吃太多也吃腻了,而如今城里人却抢着吃。芋荷就是客家人的一种特色小吃,在当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,相传清光绪年间,因题写的“颐和园”匾额而被慈禧赏识,朱批进京为官的印江书法家严寅亮,还时常怀念家乡的酸芋荷,现在土家人在民间还一直有这样的说法:千有万有,不如酸芋荷下烧酒。广西博白原产优质的芋荷茎,承传民间多年历史的泡制配方而成。据史书记载,“玉荷”冰清玉洁,荷之大雅也。芋荷原本只是流传于民间土家族的传统小菜,虽然在当地多数家庭对它的制作方法都不陌生,但真正标准化生产却一直没能实现。宣扬老味道,守护美食历史文化,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意义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,并且我们为能拥有这样深厚的饮食文化而感到自豪,面对这种现状,筷子视频自媒体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力量,挖掘出那些即将消失的老味道,并将它们记录下来。为自己的家乡所献出的一点微薄力量。”即使它们有一天真的消失了,我们也不至于让这段回忆变得空白。敬请
筷子视频客家神秘美食芋荷,你可曾知它竟是
发布时间:2024/12/2 11:05:52